马上注册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“新周期”,与其他新生事物和机遇的到来一样,必将经历四个阶段:“看不见”、“看不起”、“看不懂”、最后“来不及”。 现在一些搞宏观的闭门造车,其实很简单,到企业去调研或跟行业专家了解沟通一下现在供给出清进展情况,或者自己做一下数据,不要想当然的得出一些大而化之的结论。化工,造纸,玻璃,水泥,机械,钢铁,煤炭,等等,如果现实跟主观认识矛盾,需要改正的是现实还是成见?
期望这场新周期论战基于扎实的证据、密实的逻辑和理性的推演,一起推动研究进步,避免中国式辩论:以掌握绝对真理自居、人身攻击、上纲上线。 站在历史的大拐点上,这场关于“新周期”的论战注定是史诗般的教科书级的。就像多次失恋以后,当truelove 来敲门,人们不再相信爱情了。论战的背后折射出人性的执念。 虽然市场是检验观点逻辑的唯一标准,赚钱是硬道理。但是作为一名经济学家,还有向公众传播知识的社会责任。 从事了17年宏观研究,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受并确认到供给出清新周期的脚步临近,在万众瞩目中,在备受争议中,我听到了它坚定坚决,铿锵有力的脚步声。我深信,经过长达六年漫长出清的黑夜隧道,新周期终将走向王座,荣耀加身。那一刻,所有周期的参与者都将为之动容,先知很可能泪流满面。所以,周期不仅是技术过程,背后是人性的轮回,反对者和赞同者共同的宿命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