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从A股市场的各类成交公开信息看,过去半年内,A股场内最重要的三路资金可能已经开始在“创蓝筹”等科技成长股上聚集。这可能意味着“创蓝筹”行情将持续较长时间。 周一涨停的科技股中,就出现了机构资金和短线资金合力买入的现象。 以当日涨停的长信科技为例,其盘中走势基本可分为两段。11点前,长信科技的走势不温不火、步步为营,比较类似中线资金的交易特点。而11点前后,该股出现拉升和涨停,盘中连续出现较大的挂单,后者手法是典型的短线资金的操盘手法。 盘后交易所公开信息也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点。当日,长信科技的第一大买入席位是一个机构专用席位,买入资金总额达到1.13亿元。而紧随其后的则是中信淮海中路、国君宁波彩虹北路等短线活跃席位。与此同时,抛售席位也是机构资金与短线资金夹杂。 类似的盘面也发生在科大讯飞上。虽然盘后交易信息显示,科大讯飞的前五位买入席位均为短线席位,但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科大讯飞的成交量更大,参与席位更加分散。从近期231家机构调研科大讯飞的信息看,科大讯飞依然是机构高度关注的个股。 除去上述两路机构外,证金公司在创蓝筹和科技股上现身,可能更具信号意义。 第三方统计显示,证金公司在二季度末持有的创业板个股至少包括昆仑万维、苏交科、华策影视、汤臣倍健、迈克生物等上述个股,囊括了医疗保健、影视板块、建筑施工等领域。 这应该是2015年后,证金公司首度批量现身创业板个股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。尽管无从了解“国家队”资金买入这些个股的动机,但上述的买入持有行为客观上为创业板个股带来了长线资金,优化了投资者结构,对于相关板块和市场整体的稳定是有益的。
|